14 种跑步疼痛的位置、病因、自我检查和治疗定点 夏天到了,该穿短裤、短袖、小裙子了,所以,也该减肥了。 跑步是一项很好的减肥运动,但是不恰当的跑步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疼痛。 不运动对身体有损伤,运动了,但方式不对,还是对身体有损伤,难呐!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: 跑步疼痛的位置、病因、自查和治疗定点 一、跑步疼痛的疾病 1、足底筋膜炎:足底感到刺痛 足底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,是跑步者常见的足底疾病。患者多是在足弓底部感到刺痛。足底筋膜炎可发生在双脚,也可发生在单脚。 如果支撑腿是右腿,右脚的发生概率会更高,反之亦然。另外,采用脚尖先着地方式的跑步者患病率也较高。 典型症状是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疼痛。 疼痛在患者早晨起床后迈出前几步时最为明显,也可在长时间休息后站起时发生。运动后疼痛比运动中明显。 长时间行走或跑步、大运动量、赤足行走、用足尖行走或上楼等动作也可诱发疼痛。 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在蹬地时往往容易出现 蹬空现象。 病因:足弓过于紧张。 足底筋膜可以起到在跑步时拉动足弓,提高蹬地力量的作用。在脚部着地时,由于足弓力量减弱,无法吸收地面带来的冲击力。 如果此时足底筋膜用力,可以使足弓恢复原来的形状。因此为了避免足弓过于紧张,在着地时足底的筋膜要尽量放松。 ①腿后腱和小腿肚肿胀,膝关节不容易伸直。 ②大腿股直肌过于松弛,右腿不容易伸直,脚尖先着地。 ③脚部着地时足弓过于紧张。 自查:完成支撑体重的动作之后,局部出现疼痛。 主要发生在足弓处,有时也会发生在接近脚跟的部位。 但是和脚跟的疼痛不一样,足底筋膜炎是肌肉和肌腱被拉扯的感觉。从脚部着地到摆腿的期间脚跟离开地面的速度比较快,所以会产生一种脚尖勉强在地面上摩擦的感觉。 2、𧿹趾外翻:𧿹趾根部、𧿹趾球附近疼痛 𧿹趾外翻是在双脚都会出现的症状,主要发生在𧿹趾根部。而且𧿹趾的根部向外凸出,𧿹趾向内侧倾斜。𧿹趾外翻还伴随着足弓动作的异常。 例如,走路时只运动比目鱼肌。如果比目鱼肌僵硬,脚部从着地到摆腿动作期间,胫骨不容易向前倒,重心移动时容易在脚尖受到阻碍。 此外,如果比目鱼肌过于紧张,会拉动脚跟的骨骼,导致脚部着地时脚跟朝下。因此首先要改善比目鱼肌的紧张状况,使脚部的重心移动变得更加流畅。 病因:没有使用小腿肚和足弓横向的力量。 在脚尖积蓄的疲劳是𧿹趾外翻的主要原因。这是因为在脚尖着地时,力量无法迅速从脚部移动出去,因此会积蓄在脚尖的骨骼中,特别是积蓄在比较细小的骨骼当中。 所以如何放松比目鱼肌是治疗的关键。 ①位于胫骨的长腓骨肌感到紧张。 ②比目鱼肌僵硬,腓肠肌放松。 ③𧿹趾向外侧倾斜。 自查:检查脚部着地的状态与肌肉的反应。 检查一下自己的脚在着地时是否脚尖过于用力,位于小腿肚的比目鱼肌是否过于僵硬。 3、跟腱炎:跟腱疼痛 跟腱疼痛容易发生在支撑腿上。跟腱附近的疼痛包括3种类型。这3种疼痛分别发生在跟腱、跟腱和小腿肚之间以及骨骼和跟腱的结合部。 跟腱炎指的是跟腱本身的疼痛,如果不是支撑腿,炎症可能在跟腱附近发生。 病因:小腿三头肌无力 如果小腿肚的肌肉过于薄弱,膝关节在脚部着地时会过伸,身体的重量完全压在膝关节上。小腿肚受到强行拉伸,导致疲劳的产生。 ①腘绳肌过于僵硬。 ②小腿三头肌过于薄弱,脚尖不稳定。 ③与跟腱连接的小腿肚肌肉肿胀。 自查:跟腱产生剧烈疼痛 […]